麗園現況
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:::

麗園現況

一、校舍狀況

(一) 校舍用地現況

         本校現使用土地總面積 2.3641 公頃,樓地板總面積 22309.66 平方公尺。

 

(二)   校舍建築現況

1. 校園配置: 庭園區、校舍區、內庭區、遊戲區、運動區、烤肉區、生態區、以及活動中心,校地約計 2.3641 公頃。

2. 校舍配置:麗正樓、至善樓、惟德樓、博愛樓、以及活動中心(含室內溫水游泳池)。

3. 教室配置:普通教室 61 間、專科教室 8 間、行政室 5 間、地下室(弦樂練習室一間、教資中心一間、教師聯合辦公室一間、視聽館一間)。

4. 活動中心:地下室為溫水游泳池;一樓為圖書館、校史室、藝文中心、體育器材室一間以及幼稚園區;二樓為多功能禮堂、表演舞台、體育科任辦公室一間以及體育器材室二間。

 

二、學校經營管理特色

(一) 行政管理

1.學生本位 — 以“學生第一,教學優先”為行政核心,一切作為皆以充實學生生活為原則。

2.能力導向 — 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:學習、尊重、分享、力行、自我實現。

3.傳承與創新 — 在良好的基礎下,延續以往的校本課程,以前瞻的胸襟結合時代脈動,以創新教學之觀念,因應大環境的巨變。

4. 永續發展 — 執行行政三聯制,將計畫 - 執行 - 考核機制與校務發展計畫緊密結合,使學校與家長、社區三合一,校務得永續發展。

 

(二) 教務行政

1. 配合縣府組織再造政策,進行行政組織重整與調整工作內涵,以活化組織文化氣息、創造組織運作高效能。

2. 培養教師具備課程設計能力,並發展創新之教學研究,活化教學活動設計。推行「學校共讀」、「資訊融入教學」及「社區有教室」計畫,結合學校本位課程設計實施。

3. 依據學校發展特色及各領域課程教學需求,規劃系統性教師進修內容,聘請學有專長教師分享各科教學經驗,以求切合教師需求,達到教學相長之成效。

4. 擬定領域分組辦法,成立各領域教學研究會,協助教師精進教材分析與課程計畫編擬之能力,每學期藉由課程計畫之公開發表,達到相互觀摩、豐富教學之目的。

5. 成立國語文教學研究團隊,提高國語文教學品質,定期辦理語文相關競賽活動,藉此營造總體語文學習風氣,另邀請專長教師分項進行專長學生語文培訓,以培養學生自信與溝通表達能力。

6. 結合社區特色、家長資源、教師專業和學生興趣與能力,開發學校本位課程並編纂教材,以協助教師進行專業教學,提供學生最佳學習校園。

7. 配合圖書館閱讀課之教學節數安排,發展學校本位之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。

8. 推動及落實教學視導,協助教師精進教學方法與技能,朝向教師專業評鑑方向規劃。

9. 充實教師資源中心,活化教具與學具,有計畫購置各項教學設備及媒體資源,以提昇教師教學資源技能、豐富教學活動。

10.持續推動全校閱讀活動,透過「學校共讀計畫」、「螢光閱讀計畫」、「故事媽媽」及「巡迴書箱」等活動,配合校園內「空中花園閱覽區」、「國語日報公佈欄」等環境設置,引導學生自主學習,帶領學生進入閱讀的世界。

11. 配合學校本位課程,豐富學校情境布置,達到境教目的。逐步完成校園雙語情境與網站設置,融合環境英語,規劃系統性認證活動,並進行英語補救教學。

12.訂定完整之資訊教育課程,藉由麗園鄉土教學網站及英語教學網站的架設,落實鄉土教育、積極推動英語教學,並定期辦理成果發表。

13.重視資訊科技在教學上的應用,班班有電腦、珠光螢幕及視訊轉接系統,達到全校網路系統無線化的目標;另設置資訊車,提供充足之資訊教學設備,厚植資訊融入教學基礎,推展資訊教育。

14.組織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團隊,建置教學資料庫,行政資訊溝通及教學檔案建置全 e 化,藉此作為師生知識庫的分享平台。

15.結合教師及志工進行補救教學輔導,並運用晨間活動、彈性課程進行分組補救教學。

16.結合生動、活潑、創意之教學與活動規劃,發展多元評量策略。

 

(三)  學務行政

1.落實學生品德教育,藉由每星期一兒童朝會時間宣導,每週主題宣導,融入生活教育中。

2.重視學生優良生活習慣的養成,著重隨機教育。

3.推廣社區導護商店措施,規劃安全走廊,建立安全的學生上下學路線網。

4.重視學生生活常規之管理,配合校外教學與參訪之活動,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自主能力。

5.落實安全教育,加強學生居家安全之教育,藉由校園防災宣導與演習,提升學生危機意識,並結合警衛與教職員工之力量,共同維護校園安全。

6.落實導護制度及維護學生行的安全:規劃安全導護制度,結合校園志工落實校園周邊交通安全維護,確保校園及學生上下學之安全。

7.落實導師制度:建立導師制度規準,促進親師生互動,輔導行為偏差學生,塑造班級進取優質文化。

8.學生管教之輔導與實施:建立學生管教規準與實施要點,成立申訴制度,建立學生偏差行為紀錄,配合輔導技術協助學生正常學習與生活。

9.偶發事件預防與處理:成立偶發事件處理小組,建立醫療聯絡網訊息,健全學生安全與法治教育,杜絕意外發生。

10.推展愛的教育:收集並清洗整理學生遺失之衣物,推動歲末寒衣送暖活動,讓學生身體力行「把愛傳出去」之良好品行行為。

11.民主法治教育:融合課程與生活,加強民主法治觀念之教育,建立互相尊重的生活態度與學校文化,提昇民主法治的公民素養,熟悉民主社會運作的行為模式與準則。

12.引進社區資源與教師專長,成立音樂與運動性的社團,使學生能依自己的興趣學習到不同的課程,培養一人一技、一人一藝,並促進校園和諧與團隊精神。

13.藉由演藝活動與各項競賽之實施,提供學生個人的專長與多元的展現,使學生藉此獲得成就,建立自信心,在與參與中展現麗園學校朝氣活力的一面。

14.成立各團隊後援會,結合家長人力物力,促進團隊永續發展。

15.推動鄉土性與知識性校外教學,配合九年一貫課程目標能力,提昇教學效果。

16.持續推動「健康促進學校計畫」,塑造健康校園物質環境與社會文化環境,提昇學生及全體教職員工健康指數,並進一步推廣至家庭,促進全民健康體質。

17.注重環境保護教育:配合勞動教育與環境認知,培養學生對生活環境的愛護與維護意識。進行各種資源教育與資源回收工作,建立對地球環境資源的保護愛惜觀念,提升學生重視環境及生命關懷的意識。

18.辦理學校暨社區聯合運動會,活絡社區與學校關係。建立社區意識,使學校成為社區文化中心。

19.成立學生自治團隊,如:環保小尖兵、生活糾察隊、兒童朝會活動小組、導生組等,培養學生團隊與自治學習能力。

20.衛生與保健教育:定期實施各項健康檢查,並追蹤紀錄。進行保健、各種傳染病預防、藥物濫用防治常識宣導,規畫中年級衛生教育,結合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,進行融合式教育。

21.全面推動游泳能力之教學與檢定,配合教育政策方向,提昇學生游泳技巧、自救能力。進而推廣社區民眾游泳技能的養成並促進良好的休閒運動習慣。

22.推廣體適能活動:充分利用學校設施與環境設備,安排各項體適能活動,普遍提昇學生及全體教職員工體適能,促進健康生活,養成喜歡運動的習慣,健全並維護全體師生體格及健康。

23.辦理各項游泳訓練與育樂營,提供鄰近學區學生學習游泳技能之機會及場地。

24.辦理環保小尖兵、班級模範生校外參訪活動,拓展視野,讓學習與實務之經驗相結合,進而內化成固有之行為能力。

 

(四)  總務行政

1.主動積極檢視更新維護學校硬體設備,落實全校無障礙環境設施,以營造安全的學習環境。

2. 以有效能的採購流程與最佳的品質來充實各項教學設備及材料。

3. 加強校園環境景觀美化綠化,花木植栽定期剪修更換,以發揮境教功能。

4. 加強營繕工程,執行公共安全管理,以確保師生整體安全。

5. 發揮總務處優秀團隊的戰力,為全體師生提供最佳的教學支援與最迅速的服務。

 

(五) 輔導行政

1.規劃並鼓勵教師參與輔導知能研習活動,充實教師之輔導知能,以提升輔導學生的能力。

2.規劃推動生命教育、家庭教育、兩性平等教育宣導活動,並輔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,瞭解自己,期能培養自我責任及解決生活問題之能力。

3.辦理補救教學、教育優先區課後活動班等,培養學生良好之學習態度與方法。

4.協助學生初步試探性向興趣,以瞭解生涯之概念,並接洽各國中辦理升學輔導。

5.積極辦理個案認輔,申請高關懷課程,協助及關懷行為偏差之學生,擴大輔導功能。

6.對行為適應不良及中輟之學生適時予以追蹤輔導,以增盡其適應社會的能力。

7.依期程為特殊生提出特教鑑定與安置、專業服務、特教網路通報等各項申請,增進及協助特殊生學習管道順暢。

8.不定期邀請專家辦理親職教育講座,促使親師通力合作,促進學生全人之發展。

9.運用社會資源,辦理林口鄉社會教育工作站、培訓志工大隊,活絡社區,建構『學習型家庭』。

10.編印今日麗園輔導雙月刊,提供親師生輔導相關訊息之交流與互動平台。

 

(六) 幼稚園行政

1.配合各項教育政策之執行,積極推動幼小銜接,符應兒童發展之所需。

2.重視幼兒生活教育,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,以增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。

3.提供幼兒多元學習方式,教學活動採主題教學,並配合角落活動,給予幼兒發揮潛能的學習空間,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4.依幼兒各項能力發展需求,研擬教學活動計劃,並實施多元評量,以改進教學活動之缺失,達到符合幼兒適性學習之目標。

5.推展親師合作教學,鼓勵家長參與幼稚園教學活動。

6.推動親子共讀,落實語文教育,透過獎勵措施,提升幼兒閱讀興趣。

7.經費專款專用,與國小資源共享,共創優質學習環境,發展學校特色。

瀏覽數:
登入成功